close

1379950359759    

我大三上洪老師的應用統計學,但老師在課堂上對於選舉的著墨並不多。我跟老師深聊台灣選舉的相關議題是在大四下學期的導生宴,老師就直接挑明的說國民黨只要不出大包,基本上還是可以長期執政的。

老師研究台灣選舉近三十年,認為台灣的政治板塊最綠是在2004年的總統大選,而國民黨的高峰則是在2008年總統大選。2004年大選,老師認為最終使阿扁當選的因素除了行政資源外,就是二二八牽手護台灣成功炒作氣氛,當年統獨議題與省籍之爭讓我印象十分的深刻,如台視就因為高層的關係,全程轉播,後來該員跑去華視,華視就爛到現在(汪笨湖節目當八點檔,頗呵),至於選前的槍擊案,老師則認為效果可能是雙面性的,並沒說特別有利於扁營,因此持保留態度(對此我是質疑的)。但民進黨的高峰就僅止於此,因為連戰不是一個很能打選戰的人,阿扁卻又是民進黨成立以來最會打選戰、最有群眾魅力的,在往後的選戰中,民進黨要推出比阿扁強的人、國民黨要推出比連戰弱的人,才有機會執政,但這有一定難度。

至於女中豪傑馬英九摧枯拉朽的2008(我認為這根本是溢出式選舉,不僅空前,也可能絕後,選舉研究的價值並不高),老師則認為這42%的人是民進黨的低谷,代表這些是死忠派,不太可能轉支持國民黨。到了2012年,馬英九與宋楚瑜的得票與蔡英文對比,約為5545,雙方才是回到基本盤。他也提及過,2008年對民進黨而言根本是個爛攤子,誰想當出頭鳥就死最快;至於2012年國民黨從頭到尾冷處理宋是正確的處理方式,民進黨的算盤就是要宋分票才會贏,但很明顯這期望落空了;最聰明的是魔都行的那一位,累積政治能量跟名聲、地位,不跟馬英九正面打對台,減少耗損,要等到馬英九下台後才會更上一層樓。

如果嫌我話癆、詞不達意、不知所云,就看以下歸納的幾點就好:

(1)2012年後藍綠板塊基本盤5545

每次大選因不同事件、候選人特質、提名策略,上下加減移動。但很多人似乎都不知道2016年馬英九又不選舉,還一直批評他,這也挺奇怪的。

(2)移動藍綠板塊的最大密碼是:省籍,而我們以後沒有外省總統

他以朱立倫為例,雖然朱樟興是外省籍,但朱樟興在桃園當過多次民意代表,朱立倫也在台灣出身、桃園從政、妻子為地方望族出身,跟連戰的半山背景、馬英九香港出身的因素不同,大打朱立倫是外省人,可能得不到好處反而遭到批評(事實上,朱立倫國台客英語都完爆某空心菜,英文好是不會去英國留學的)

(3)台灣沒有中間選民,只有隱性選民

中間選民大多是政策取向,但台灣很多都是省籍、國家認同取向,而且傳統對中間選民的定義也包含政治冷感不去投票的人在內,這些人因為不參與政治,基本上對政局影響有限,反而是政黨偏好不明顯的隱性選民影響較大,但近幾次民調觀察下來,台灣隱性選民從偏綠在2012年以後都轉為偏藍。

(4)台灣人大多是基於政黨不認同而投票

支持某黨是因為不爽另一黨,表示這輩子絕不投給某黨,而不是因為政策取向。現在兩大黨都沒有正向競爭,而是為反對而反對的立場,所以期待政府在公共政策、房價、能源、居住正義、貧富差距、教育或其他國際民生相關議題上有所作為的人,會發現總是有人戴上統獨的大帽子而反對。

(5)投票率高低對哪黨勝出不一定有關

這是老師的學生,王宏恩學長提出來的結論,但書中並沒提到計算方式之類的,這點我抱持保留態度。

(6)民調抽樣方法的問題

電話抽樣真的落伍了,手機抽樣是比較可行的方式,但實際居住人口跟戶籍人口的落差、僑胞、台商的政治傾向也都不是民調可以調查出來,但他們影響力卻是不可忽略的,也就造成民調不準的現象。而且民調從抽樣到統計要經過繁複過程,包含依該行政區人口結構進行加權計算,不可能頻繁進行,依他在某家雜誌社當顧問的經驗,他問民調中心數據是怎得出來的,卻也是常常一問三不知,該雜誌社還常常辦滿意度評比

(7)1997年地方包圍中央只是噱頭

蘇貞昌能贏不是因為驚天一跪,而是林志嘉分票(我文章提過),民進黨在許多地方都沒掌握絕對多數,地方包圍中央是喊爽的,但媒體就愛這一味,感覺國民黨有點做球的味道,但在隔年立委選舉民進黨就被打回原形了。

 

1387038013466

arrow
arrow

    大老師比企谷八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