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152603_299020993588947_2788164969830634381_n  

李登輝民選上任後,86年縣市長選舉是他執政後面臨的第一次大選,雖然總統選得順利,但是當時社會有三大刑案,而李登輝領導的國民黨自民國81年新黨分裂以來,便一直被在野黨大力抨擊為黑金政黨,而在此次選舉中,提名策略失當造成分裂參選、新黨分票等原因,都造成縣市長選舉大敗(周一開盤台股也反應選情大跌)

 

搞到當時李登輝選完撤換秘書長,換章孝嚴接任。但據章本人所說,當他接任秘書長,在黨機器改革與運作下漂亮打贏87年立委選戰後,李登輝只是眉頭皺了一下,說幾句慰勞的話就離去,看不出有喜悅的表情。

 

本文就以台灣北端最藍的縣市之一──基隆市,就地方自治開始後的派系到近幾年大選的派系與藍綠消長情形作大致介紹。但我還是要說明一下,這邊從來都沒綠過,也和他有將近20%的外省籍人口有一定關係。而單記非讓渡投票制之下的立委選舉,我還是不做過多討論。

 

歷屆基隆市長

1   謝貫一  中國國民黨

2   謝貫一  中國國民黨

3   謝貫一  中國國民黨

B206

4   林番王  中國民主社會

5   林番王  中國民主社會黨 (任內逝世)

林番王  

6   蘇德良  中國國民黨 (第五屆補選上,故只能連任一次)

蘇德梁  

7   陳正雄  中國國民黨

8   陳正雄  中國國民黨

陳政雄  

9   張春熙  中國國民黨

10  張春熙  中國國民黨

張春熙

11  林水木  中國國民黨

12  林水木  中國國民黨

林水木

13  李進勇  民主進步黨

李進勇  

14  許財利  中國國民黨

15  許財利  中國國民黨 (任內因案撤銷黨籍,任內逝世)

許財利  

16  張通榮  中國國民黨 現任 (第十六屆補選上,故只能連任一次)

張通榮  

 

基隆的派系並不明顯,大致活動時間只有在民國四十九年第二屆省議員選舉到民國八十四年的立委選舉中,有比較大的運作,現在看到的大多是議長當完跳市長(許財利、張通榮),現任議長黃景泰也是想依循此模式,問鼎百里侯,但現在基隆建築的案子爆發之後,我想基隆市議會是人人自危了吧。

 

基隆派系就是肇始於民國四十九年第二屆省議員選舉,選上的謝清雲與另一當選的張振生,分別成為謝派與張派的創始人,雖然他們各立山頭,但都是國民黨籍。仔細觀看上表,會發現中國民社黨,這是由憲法起草人張君勱與民訴起草人石志泉等社會賢達成立的政黨,當時國民黨還沒嚴密操作派系運作,以致大意失荊州;另一方面因為國民黨內鬨,造成連市議員都選不上、甚至常出入酒家的林番王意外當選,該年也只有他和余登發是黨外人士順利當選縣市長的例子(該黨自開放黨禁後已經泡沫化)。但蘇德良、張春熙等人藉派系勢力當上市長後,都有個人行事風格與見解,所以都自成一派,在國民黨優勢地區與派系利益均衡的狀況下,能安然連任,但也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短暫派系。

 

但是這種派系的延伸,還是早期在國民黨長期執政之下的刻意動員,才有這種派系的情形和爭執,近幾年來的選戰還是以黨為主,不可能以某個派系存在就夠了。因為基隆市雖然是一個老的城市,但是不像南部,那裡有各鄉鎮可以佔據派系地盤,然而基隆市的腹地很小,雖然在不同的區,但在這小小的城市中,大家都是朋友、親戚、同學,彼此有相連的關係,所以在這裡,派系成不了氣候。至於謝派持續期間能夠維持這麼久,那是因為早期謝清雲有二信信用合作社、二信中學,以合作社、中學的動員架構下,才有辦法延伸它的派系;而陳正雄的派系,很簡單很明顯就是國民黨當時執政,因為陳正雄早期擔任救國團總幹事,因為當時執政比較單純,多多少少只是有政治派系的行頭而已,稱不上是一個派系。目前基隆市的選舉還是要看,第一,多少還是要看政黨關係,第二就是個人關係。基隆派系雖看似複雜,但都是在國民黨的框框內運作,除了在民意代表會旗幟鮮明爭取選票外,在單一選區選舉中會自動聯手在一起;這裡派系有兩項特點,一項是個人魅力的展現,其二是政治利益的結合;和外地縣市是因地緣關係或是政治理念相結合而成,而刻意標明屬性有所不同。但基隆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派系成員變動率高,未被推薦參選的候選人便會脫離派系與政黨運作,獨立參選,這也是造成派系勢力消長的原因之一。在基隆,如果是一個清新的,空降下來的候選人,絕對是沒有用的,在地緣關係上不能紮根,如果是多選區選舉的話,還有可能有一些選票流向高學歷、清新的候選人身上,但如果是單一選舉,像是市長選舉的話,是絕對選不上。

 

派系簡介:

一、謝派:

謝派為基隆市最早出現的地方派系。其創始人為謝貫一,從民國四十年實施地方自治選舉以來,謝貫一曾擔任第一、二、三屆基隆市長。謝派中的主要政治人物為曾任市議員、省議員的謝清雲。後者與謝貫一同姓,但並非親戚。此外,則為擔任過議長的黃樹木及蔡火炮。謝派後來領導人為謝清雲之子謝修平,曾任市議會議長及國大代表,現則為立委謝國樑。謝修平掌管基市第二信用合作社及其相關企業如公誠證券,其岳父為台灣玻璃公司董事長林玉嘉。現任市長許財利,擔任市議員時,亦被認為屬於謝派。被認為係屬其派下的市議員為:謝建政、張通榮(現任市長)、何淑萍、曾水源、莊榮欽、游秋臨、沈義傳、鄭林清良、鄭怡信、王翔鐘等。

 

二、 蘇張派:

基隆市除謝派之外,原先有「張派」,張派是由日據時代書院派發展而來,其成員以日據時代文化協會份子為主,括張振生、蔡炳煌、張堅華等人。其中,尤以張振生個人的政治事業頗能與謝清雲呈勢均力敵之勢,張振生曾從民國四十三年6月到民國六十二年6月擔任19年省議員。張派後來因民國五十四年補選當上第五屆市長,以及連任第六屆市長的蘇德良加入,所以在習慣上,有人稱蘇張派。但也有把張派和蘇派分開。因為張振生之子張堅華雖也歷任省議員、立法委員,但逐漸淡出政壇,張派遂由蘇德良領軍。蘇德良後提攜張春熙,張春熙自民國七十年至七十八年,連任兩屆市長,因也姓張的關係,所以蘇派、張派或蘇張派,指的都是同一系絡的派系人物。前立委劉文雄在加入親民黨之前屬蘇張派。

 

三、 陳林派:

國民黨在來台統治初期,必須藉由地方既有勢力鞏固統治,故扶持、協助或任由地方派系來發展;同時為了避免任何一派坐大,必須鼓動或扶植另一派系與之競逐。但是,國民黨也培植自己的幹部參與地方政治。基隆市的陳正雄就是這種狀況下,被提名而繼蘇德良之後擔任兩屆基隆市長(民六十二至七十)。由於係民選行政首長的關係,掌有行政資源,而吸附了一些政治人物,成為一派之恩主,此即為陳派。其後繼陳正雄之後,擔任兩屆市長的林水木,亦屬陳派人物。林水木在發展自己勢力後,由於陳正雄逐漸淡出基市政壇,外界遂有以林派稱之。因此,所謂的陳派、林派或陳林派,應該都是屬於同一系絡的地方派系。現任立委徐少萍是林水木的妻子,當然屬於林派;另外,在市議員中,屬於林派系統的有張漢土、張芳麗(前議長)、杜張秀鳳、陳金樹等。

 

如果用各派系在市議員的得票比率來看,謝派大約有25%的實力、其餘兩派相加則為15%左右。

 

而依內政部普查資料顯示,基隆這邊約有兩成外省籍的住民,可能也對當地政治生態造成一定影響,如現任議長黃景泰的票倉即為眷村、國宅地區。

 

內政部戶政司資料---人口籍貫分佈表

地區別   總實數      台閩籍實數   百分比  外省籍實數    百分比

基隆市   348586   279681    80.2%   68591      19.7%

資料來源:http://0rz.tw/PQLnr

為民國79(1990)時普查

 

--我是分隔線--

86年市長選舉

李進勇  1             1951    民主進步黨      73398   42.75%  *

劉文雄  2             1954    中國國民黨      65176   37.97%

許財利  3            1947                  33099   19.28%

 

國民黨本來是提名省議員劉文雄參選,但許財利違紀參選,以至於李進勇漁翁得利。在當時的氛圍下,國民黨違紀參選,甚至一縣市提名兩候選人造成第三人得利的情況所在多有,雖然部分縣市有新黨分掉中產階級跟軍眷票,但我還是認為國民黨的選舉團隊有問題,沒在做協調、黨紀也沒貫徹。

--

90年市長選舉

許財利  1             1947    中國國民黨      100070  58.09%  *

李進勇  2             1951    民主進步黨      72212   41.91%

 

劉文雄沒有什麼勢力,他仗的就是外省人、親民黨,再來就是他年輕的時候,在市政府當張春熙市長的機要秘書時,在基層有認識一些基層里長。

而時任市長的李進勇爭議頗多,李進勇在三年半之內出國二十四次,一個新任的市長,出國二十四次,簡直離譜到極點。

光復基隆的許財利,當了五屆的立委、三屆的議長,十餘年來基層上的走動,從最基層的路邊攤販,到最高層的公司老闆,最大社團最小社團,最大的寺廟,宗教、士紳,他都有踏入,再來,過去擔任監督單位的最高的首長,也就是議長身分,難免在行政單位中,多少有左右的力量,這種草根的經營方式才能打敗李進勇,讓他回雲林參選。

此外,國民黨長期以來都有作一些人情給中下層的人,所以像前一次民進黨「換人做做看」的口號,其實對國民黨還是好好溝通的態度。再者,李進勇執政比較霸權,並在許多地方排斥基隆人,他的副市長、一級主管等,都叫外地人來做,他會有「自己是外地人,基隆人做頭家,你還要削我」的心態,所以搞得他們自己的黨內就有好幾派。

 

--

94年市長選舉

陳建銘  1             1961    台灣團結聯盟        58243   31.46%

許財利  2             1947    中國國民黨          76162   41.14%  *

劉文雄  3             1954    親民黨              47932   25.89%

王拓    4             1944    民主進步黨           2771    1.50%

 

雖然許當選,但任期未過半就因案停職,而後過世進行補選,許遺留下來的系統支持張通榮,而這些票大多是閩南族群與淺藍票,反而是劉文雄主要是眷村票比較多。許雖然涉案被開除黨籍,但他過世也跟他本身糖尿病視察市政、水患(因感染截肢)有關,對比颱風天睡覺、偽造公文可以調職升官、丙烯烤肉的城市,這其中功過,就留給後人評論了。

--

98年市長選舉

林右昌  1             1971    民主進步黨      65673   42.08%

李步輝  2             1968    無黨籍          4391    2.81%

張通榮  3             1949    中國國民黨      86001   55.10%  *

 

此時泛藍內部還沒正式鬧翻,雖然張通榮當得爛,但捉對廝殺還是不可能贏國民黨。

--

全國層級選舉

93年總統大選

連戰    2       132289  59.44%

陳水扁  1       90276   40.56%

 

被戲稱為阿斗的連戰,票還是比馬英九高;反觀蔡就遠遠比不上戰神扁了。

--

97年總統大選

謝長廷  1       72562   32.26%

馬英九  2       152327  67.73%

 

溢出式選舉,往後很難再看到這種單方面屠殺了。

--

101年總統大選

蔡英文  1       79562   36.76%

馬英九  2       128294  59.28%

 

民進黨雖然派出比較中間路線的候選人出來,但我沒看到中間路線的政策,尷尬攏係應菜…北部票也沒有因為候選人是蔡的關係而流失大部分,我只能說,民進黨想搶下這灘頭堡,似乎很難;而國民黨贏不到兩萬票以上,就該警惕了,因為這代表你市長真的做不好。

 

--我還是分隔線--

 

小結:

由以上資料可以看到,民進黨選最好的就大約四成出頭,兩次是李進勇參選時的政治氛圍造成(八十六年、阿扁旋風),一次是張通榮任內市政停擺(我學長跟學弟都說基隆近年來幾乎沒改變)。但被鄉民砲轟,在漩渦列島使用技能03游泳都遇得到卻沒人想收服的某種生物,還是在連任時開到了將近六成的選票(首任根本就溢出式選舉,參考價值不高),反觀另一組還比林右昌弱…

雖然國民黨今年分裂,但如果黃議長選前被收押,造成樁腳轉向,謝立功贏得此區的可能性還是看好,但問題在於能不能提出政策牛肉改革市政、拉抬投票率,不然七合一選舉之下,媒體跟選民關注焦點一定是集中在直轄市,如果讓基隆選民感到政治效能感低落、造成投票率下降與泛藍分裂,國民黨還是有可能大意失荊州。

1378164_373898439409488_1495503412_n  

arrow
arrow

    大老師比企谷八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