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0874042138

民主不只是一種意識形態,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但民主也是一種政治制度,必須依循憲政主義與法治政治。而對於民主的信念,遠比民主形式更為重要。

依據美國政治學者蘭尼(Austin Ranney)之見解,民主政治是一種依照政治平等、大眾諮商、人民主權、多數統治等四項原理所組成的政治型態與政府類型。

1.政治平等:指每個人民都應該有同樣的機會參與政府的決策過程,並有同等的參與機會,就是政治平等。

   現在台灣雖然是在選舉時一人一票票票等值,但在非選舉時卻出現自稱「媒體弱勢」的人們代表公民意識的覺醒,來攻占各大媒體版面,反而不贊同他們的人,被批鬥成藍五類、紅五類、黑五類,只好形成「沉默螺旋」以明哲保身

2.大眾諮商:在民主國家中,必須有制度讓政府知道,人民希望政府採行與執行哪些政策。並在確定之後,就立即執行;民主就是民治,人民有權決定怎樣的政策最符合利益,政府不能以自己的意見取代人民的意志。

  我們行政、立法選舉過程民主產生,如果這些選舉結果都不能代表大眾,那請問什麼才能代表大眾,要反對很簡單,請拿出你們所謂的多數民意就好,但民調絕對不等同於民意,要操作民調太簡單了。連戰曾經說過,要我做出一份會贏的民調很簡單,但那有意義嗎?

3.人民主權:國家在做任何決定的時候,最終決定權在全體人民,而非少數人或一人之手,這是四個原則中最重要的一項。

  如果人民選舉產生的政府、國會都不能代表人民主權,還要用到群眾「自主」攻占議場,那我還是建議設立人民大會,反正只要有意見不如意,便可以群眾路線逼迫政府就範,那我還要議事過程幹嘛

4.多數統治:民主政府通常就是多數政府,國家之決定權屬於多數人民。

  27>814>12609>689,這數學的確不錯

但有學者認為蘭尼之定義太過簡單,於是多元主義學者道爾(Robert. Dahl),又提出多元民主之觀點。必須滿足公開競爭與包容成員兩標準。前者指政治體系的自由化,使競爭者都有自由公平的競爭機會,後者指政治體系中,成年人均被賦予參與政治之機會。

1.主要政治決策者為民選(選舉產生的官員):包括中央政府的行政首長與國會議員都必須由人民選出,不論直接或間接皆可。

  批評現在單一選區兩票制不民主的,可以參考這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yu8Uvi1PLo

  國會減半是由民進黨提出,如今選輸了,才在耍賴,推說選制不公。這個制度,民進黨啟之,民進黨推之,民進黨成之,最後卻是民進黨悔之。

2.選舉過程自由而公平(自由而公平的選舉):民選官員與代表都是在公平、無脅迫的過程中產生。

  現在這制度中,比較讓人詬病的就是不分區名額太少,和百分之五政黨門檻會影響小黨生存

3.普遍選舉權(包容性的公民身分):絕大多數成年公民皆有選舉權,不因種族、性別、宗教或政治理念等有所歧視。

  ....689這詞怎被當成相罵本的?

4.言論自由(表達意見的自由):公民可以自由表達其政治意見,甚至批評政府官員,只能做基本限制。

  以前罵政府會被說唱衰台灣,現在很潮耶

5.新聞自由(接觸各種不同來源的訊息):公民有權力找尋所需資訊,不受到政府不必要的新聞檢查。

  主流媒體哪個挺政府?

6.集會結社自由(社團的自主性):公民有權組織自主獨立的社會團體。

  公民運動正夯!

7.參政權:絕大多數成年公民都有參政權,或許可以要求候選人比一般公民高一點的資格,但不可做過多限制。

  這點我沒意見,畢竟之前在衙門打工時,該部會對此似乎沒有恢復設限的打算

--

我們現在對於民主的基礎硬體已經有相當程度的達成,但軟體方面仍有不足,人們仍不能以理性角度看待政治議題。民主並不是你一定要聽我的,不聽就是我的敵人;而是「雖然我不贊同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必須是要能夠相互溝通、妥協、包容,才能邁向民主之途。坐下來談是基礎中的礎石,如果表現出善意要跟你溝通還斷然拒絕,那到底是誰在為反而反?

天下的烏鴉一般黑,只是台灣的還黑得發光而已。政治人物們為了他們個人的政治利益、個人的宿仇私怨、個人的意識形態,或者是操縱人們的愚蠢無知,缺乏高瞻遠矚的眼光與壟罩全局的胸襟,高呼著台灣第一、愛台灣、台灣人的尊嚴等「愛鄉愛民」的口號,將群眾帶往一條未知的道路。這些政治人物大多有在外國置產,自己或兒女也有一本或數本護照,一旦戰事爆發,便鋪蓋一捲出國去了。留下打仗的都是我們這些市井小民(但現在閃兵這麼嚴重,我想可能未來打的是網路戰),戰爭勝利了,他們擁有全國人民的話語權;戰爭失敗了,後果由人民負責,他們毫髮無傷。

我們看到的是口裡喊著民主、選舉選得起勁,卻以金錢、官位、空頭支票、族群意識形態來威逼利誘;以行政權力、特務機關、查稅、竊聽、秘密檔案、人身安全、黑道、群眾暴力來左右選擇;再以虛情假意、虛以委蛇,來操控一切。這不是民主,而是給專制披上民主的外衣。

我對攻占國會起初是不解、被反目形成憤怒,看了昨天的新聞悲憫的心情便油然而生。悲憫為甚麼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份子,訴求一變再變,從服貿是賣台,退到服貿是黑箱,再退到服貿是程序不正義,到底訴求是什麼都不能統一見解,又談何要跟政府官員協商?悲憫的是為甚麼甘願被牽著鼻子走而不自知,為甚麼這樣衝動的行為會變成是守護民主與這塊土地的方式的唯一選擇?

政客們為了爭取支持常無所不用其極,因為在政治圈不是我吃你就是你吃我的殘酷環境,台灣又常以族群上的差異而添磚加瓦,使得社會被割裂。當政客們看到族群認同上有炒短線的利益時,便不免受到誘惑,會有意操縱族群意識,進而煽動意識形態,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多數人們喪失獨立思考的機會,變成公開的仇恨、為反而反,最後變成法西斯。

政治家不但要能看出有形的利害,尤其要看出無形的利害;不但要能看出目前的利害,更要能看出長期的利害;不但要能看出局部的利害,更要能看出整體的利害。在這波「公民運動」的「民主訴求」中,我們不妨靜下心來思考,這些政治人物究竟在做什麼事,把台灣帶到什麼地方,如何利用民眾不設防的心理來攫取利益。若無法認清,一再被牽著鼻子走,將有一天為這幼稚的認知付出代價。

--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politics/20140320/363279

『綠委坦承,原本內部規劃,衝進議場是周五,周二晚間就衝,時間太早,這些學生不按劇本演出,讓民進黨有點困擾,但既然已經進佔,也別無選擇,目前會全力動員中南部群眾往北部集結........

  1350922272755  

arrow
arrow

    大老師比企谷八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