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50995_165917093613577_1601365810_n  

既然都退出政黑了,那就乾脆經營一下部落格吧,我是真的認為老蔣的貢獻比李摩西跟約書亞‧陳之於台灣還大啦。

剛剛翻了一些學者評論兩蔣的書,重新整理一下兩蔣在台的功過。

主要還是希望可以正反並陳,不然只看單面說法忽略貢獻,跟花果山有何差別?

--

要說二十世紀中國最具爭議的代表性人物,蔣中正雖然不一定名列榜首,卻一定是最常被討論的人之一,原因無他,其為人處事太過爭議。但小可本身所學並非歷史,所以對於他在中國大陸所作所為認知有限,也只能以過往所學就他在台灣的作為加以評論罷了。

蔣中正於民國十七年攻克北京,東北易幟,統一了中國,從此雄踞大陸二十二年。但在民國三十四年開始兵敗如山倒,最後於民國三十八年退守台灣。有人說,蔣中正丟掉了中國;也有人說,蔣中正從未統一過中國。但無論怎麼說,蔣中正在統一中國這件事情上,是失敗的。但在台灣,究竟是民主長城、自由燈塔,還是在轉型正義的今日應該從神壇上請下來,受到民眾批判的殺人魔王、大獨裁者呢?一言以蔽之,我認為它是一位愛國主義者,也可以說是一位民族主義者,同時也是統一中國的失敗者,更是國際政治的大魔術師。

蔣中正對台功過(統一中國的失敗者,國際政治的大魔術師)

()過錯

   1.228事件

    228事件中,聽取陳儀過於自信的說法,柯遠芬又判斷錯誤,以致視該事件為叛亂,派臨時整編的雜牌21師 前往台灣清鄉,以軍力掃蕩鎮壓台灣,不少台灣的精英如陳澄波等人死亡,林獻堂等仕紳對政治灰心,死亡、失蹤人數至今仍未確定。後雖派國防部長白崇禧、邱念台、楊亮功等官員調查、安撫,並對彼等減刑、從輕發落,但已對本省、外省族群之感情造成裂痕,之後更是成為政治上的禁忌話題。
    但228受難家屬之一的吳伯雄,現為國民黨榮譽主席;另一受難家屬的吳敦義,現為中華民國副總統;還有受難家屬的洪秀柱,現為立法院副院長;因228事件入獄的辜振甫,後也入國民黨為官。

   2.戒嚴時期白色恐怖

    蔣中正為鞏固統治中心,對言論及結社自由嚴加壓縮,一群台灣人在一起開讀書會,會被說是搞台獨;一群外省人在一起開讀書會,會被說是搞共產革命;除非本省外省都有,比較容易逃過一劫(彭懷恩的台大回憶錄有提到)。
    並以匪諜檢肅條例、警備總部等工具,造就大量無辜冤獄,不少至少仍案情不明。像我大學憲法老師提到過,他以前一個老師出門買醬油,就消失再也沒回來了;李友邦將軍開會到一半,蔣中正進門就說「你這個共匪,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是間諜」,就被抓出去槍斃了(事實上,他妻子才是上海華東局的間諜)。這些冤獄造成的死傷,是不分省籍的,但也有很多是報老鼠冤的烏龍案件,之後我寫選舉分析會提到

   3.一元化教育

    塑造個人崇拜,搞一堆奇奇怪怪的紀念曲出來,並只允許單一價值存在,造成那一代很多人未獲健全人格發展,還記得你我小時後再依些特定日子會放假,然後無線三台就開始狂放送紀錄片嗎?他跟國父的誕辰、逝世的日子都規定為國定假日,形成個人價值和國家綁在一塊,就跟他三次下野,最後都形成國家不能沒有他的情形再次出任一樣,讓人覺得他代表國家,黨國一體、家天下的詭異情形。

   4.忽視本土價值

    過份強調培養大中國意識與大中國認同,而民族很可能正如安德森(B.Anderson)所說,只是想像上的共同體。卻打壓、壓制人口占大多數的台灣本土文化,使得本土文化的傳承大受影響。
    雖然是為了消除族群差異,但以強迫的方式讓民眾使用國語,甚至責罰未遵守的民眾在校說方言(不知道外省方言算不算?),讓很多人倍感歧視與受到傷害,不少人至今仍對童年陰影揮之不去。

   5.吏治不彰

      余登發到南京開第一屆國民大會,發現國民黨的代表公然用金條賄選(副總統選舉),憤而退出國民黨。而光復後接收台灣的部分官員中飽私囊、司法有包啟黃這種亂斷人生死的酷吏、用青天白日換免死的敗家子,讓台灣人有種「走了狗,來了豬。狗還會看門,豬只會吃跟睡」的不良觀感,至今仍有部分老一輩民眾如此認為,稱外省人為外省豬。

   6.有家歸不得的黑名單

    對某些主張台獨、支持共產黨的左派言論人士打入黑名單,形成有家歸不得的本國人流亡海外,對人民的居住遷徙自由權為莫大的傷害。

   7.萬年國會

    因大陸淪陷,造成第一屆代表無法選舉更換,只能用釋字31號、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來延長任期,搞到有的委員已經快不行了還吊點滴開會投票,還修改總統連任限制,蔣家父子都「鞠躬盡瘁」卒於任內,把一家一姓跟國家綁在一起,變相家天下。

   8.違法擴權

    用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的修正,形成連任做到死的總統,又不斷增設人事行政局、國安局、國安會等黑機關擴張總統權力,就算是維護法統不遺餘力的林紀東,也對此事有諸多批評。

   9.律己甚嚴,生活節儉,但到台灣後過著帝王般的生活

     看過他日記的人應該都知道他年輕時在上海的記錄。

()功績

   1.台灣光復

    帶領中國軍民抗日,造成日軍二戰中七成傷亡都在中國戰區,東京大審我國代表更是位列首席,可見國際對國人浴血奮戰的肯定。而台灣也在戰後歸還中國,民國34年10月25日為台灣光復節,台灣重回蔣渭水等人口中祖國的懷抱。
    而且二戰期間,列強舉行14次高峰會,蔣只帶夫人參加一次開羅會議,就成為世界四強之一,雖然有水分在,但也是難得的成果。

   2.實現地方自治

    民國34年抗戰勝利台灣光復,國民政府著手推行台灣地方自治。民國35年,台灣舉行首次省參議會選舉,選舉人不限性別、宗教、職業、政黨、種族、收入,一律平等。符合資格的選舉人達240萬,遠遠超越日本殖民時代。(美國憲法規定自由黑人投票權要五張才等於三張白人票,更別說許多國家原先都沒讓女性有參政權)日本殖民時代,曾舉行街庄議員選舉,不但只開放1/2名額民選,並保障日人1/2席次,而合格選民僅男性、年滿25歲、居住戶籍地滿半年外,需年繳稅金達5圓者方可成為選民,全台660萬人符合資格者僅2.8萬人,多數還是在台日本人,最高票者1295票。
    日本殖民50年,台灣不曾召開選舉過「台灣議會」,國民黨光復第二年,就立刻進行台灣省參議會選舉,日本人跟國民黨孰優孰劣,高下立判。
    民國38年前後,雖大陸情勢惡化,蔣中正仍堅持台灣必須落實地方自治,讓中華民國至少有一塊地方能夠實現憲法所賦予的地方自治權,而未受戰火波及又與大陸隔海而望的台灣,成為三民主義模範省的最佳候選(事實上,也只有這個省)。
    自民國38年開始台灣陸陸續續完成村里長、鄉鎮市民代表、鄉鎮市長、縣市議員、縣市長、省議員全面普選,台灣地方民主自治完成前後只用了不過近十年的時間,就在台灣建立民主選舉的體制,落實地方自治選舉。
    但高玉樹成功當選台北市長一事,鬧得很大,蔣還要「裁定」當選,當時的台北市黨部主委張其昀(建議蔣撤退來台、文化大學的創辦人)因此引咎辭職,形成選舉時黨工買票避免走路的歪風。

   3.衝撞戒嚴體制

    民國38年5月20日台灣省主席暨警備總部總司令陳誠宣佈台灣省戒嚴(當時上海情勢惡化,即將淪陷,台灣民生用品受到影響),進入軍備管制狀態。
    但戒嚴是全面軍管的,就像金馬那樣,但蔣中正堅持推行地方自治,破壞軍備管制,使戒嚴毀了大半,而台灣人民透過選舉產生多位黨外健將,包括吳三連、高玉樹、郭國基、李萬居、許世賢、余登發、郭雨新等人,皆因此而出頭;但仍然使用特務介入選舉、買票,使得選舉的成就打折。如果真的是極權獨裁國家,是不可能出現這種情形的。

   4.逐步實現主權在民

     民國35年召開制憲國民大會,台灣省方面派出代表與會,共同完成制定中華民國憲法(台大法律系某教授:憲法制定時,台灣還被日本統治,所以沒有代表參與。喵的,台下還一堆人相信)。民國361121日,中華民國舉行第一屆立法委員與國大代表選舉,日本殖民50年台灣沒選舉過國會議員,國民黨光復不過2年,台灣就可以選舉國會議員,而且這些選舉都是普選,由民眾一張張選票選出。

     隔年,立委與國大赴南京開會,國大代表選舉出中華民國第一屆正副總統,實現人民參與行使政權,並通過選舉達成主權在民的理想。同年底制憲國民大會召開,台灣省選出代表 赴南京參與中華民國憲法的制定。

     日後黨外勢力之所以可以發聲,都是因為國民黨堅持台灣的民主自治制度,所以提供黨外勢力一條管道從政參政,並對國民黨形成壓力(難道要他們走群眾路線?);同時也讓台灣社會藉由一次次的選舉,學習認識民主、建構台灣民主社會。

     大陸的共產黨之所以對普選與基層選舉興趣缺缺,就是因為國民黨的做法為黨外勢力提供壯大的條件,進而動搖了自身的統治。

     然而,過早的實現民主憲政,卻使得大陸原本就不穩定的情勢更加混亂(當時很多人連選票長怎樣、甚麼是投票都不知道,加上文盲問題,這樣實施民主,我只能說玩很大),最後的結果就是把江山讓給了共產黨。

     國民黨深受刺激,意識到民主憲政的穩定,必須建立在安定的社會環境與相對發達的經濟上,而人民的整體教育素質也是一大關鍵,遍地文盲、局勢動盪、經濟混亂的社會是很難落實民主。因此國民黨決定,暫緩全面民主憲政的實行,繼續地訓政透過地方民主選舉,訓練台灣人民運作民主政治,並大力的建設發展,提升台灣的人民素質與經濟水平,待時機成熟時,就可還政於民。(日本民主也是這樣,日本在明治時代的內閣便長期被笑是藩閥政治,人幾乎都是來自薩摩藩、長州藩,最早推動民主的反而是權力鬥爭失利的土佐、肥前的政治人物,如板垣退助等人,但時至今日,日本女性參政地位還是不高,只要國會有10%就可以上隔天新聞頭版了)

   5.逐漸推動政權本土化

     民國38年政府退守台灣,除地方自治持續進行外,中央法統體系大抵維持南京時期狀態,然而在中華民國幾乎只統治台灣的情況下,中華民國的中央政權勢必要強化與台灣本土的聯結。

     民國50年,新竹客家人黃國書出任立法院長,為首位台籍出身的五院院長,更是當時官位最高的台籍人士,擔任立法院長長達11年之久。民國58年,開放中央民代增額補選,讓更多台灣人士得以進入中央政府體系,並逐步擴大名額,為日後老法統全面退休做準備,以和平漸進的方式,達成政權本土化。

   6.實施土地改革

     通過三階段土改,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等政策,達成農有、農耕、農享,不但提升台灣農業產量,並有效改善政府財政。而被限田的地主們,獲得政府企業股票補助,間接促進台灣工業化,代表如辜家的台泥等。

   7.推廣義務教育及投資教育

     日本殖民統治末期,曾一度實行義務教育,然受戰爭影響未能全面實現,且台日差別待遇並未消失。如台灣人的公學校教材,是一年級讀日本人小學校二年級的課本,但考中學卻是一起考試,這算不算是作弊?

     光復後,政府強力推行義務教育,初期實施六年國教,以掃除文盲、培養國民基礎教育為優先;民國57年有鑑於國家發展需要,將義務教育延長為九年,提升國民整體教育水平素質。並推廣技職教育、普設鼓勵職校發展,為台灣培養出廣大專業技術人才,成為台灣重要競爭優勢之一。

     之後政治經濟環境逐步步入正軌,陸續推動大學在台復校,包括清大、交大、政大、輔大、東吳等校,擴充台灣高等教育陣容;多位黨國元老分別創辦淡江、文化、銘傳、世新、實踐等學校,為提升培養台灣高等教育人才出一份力。

     有人一直說國民黨是外來政權,但試問古今中外的殖民政權中,有哪個政權會提供被殖民地全面、平等的義務教育?

   8.發展台灣經濟

    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那保住中華民國命脈的黃金,對台灣而言那真的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在大陸局勢逐漸惡化時,蔣中正就秘密令蔣經國、俞鴻鈞運黃金到台灣,那黃金就是政府用金圓券從大陸民眾手上「騙」來台灣的。這些黃金部分拿來軍購保台,部分用來發行新台幣,穩住當時台灣的通貨膨脹,來取代當時跟廢紙一樣的台幣(當時中國大陸用法幣,但大陸情勢不穩,為免中國大陸經濟影響台灣,蔣聽從陳儀建議,在台灣發行台幣,切斷和中國大陸財政的連結,使台灣通膨相對輕微)。沒這些黃金,國民黨在當時應該很難熬到美援,就算在台灣掘地三尺稱到美援,也不一定能在今天還有一定支持度。

     除土地改革之外,蔣中正任內從民國40年代的進口替代、民國50年代加工出口,致力於將台灣經濟朝工業化前進。民國52年台灣外貿開始出超(之前用農產品出口換工業產品進來,加上戰後糖價下跌、設施又因轟炸毀損,使得當時大多是入超的情形),並創造一段10年榮景,民生經濟條件日益寬裕。

     並打通北橫、中橫、南橫三條橫貫公路,完成石門水庫、德基水庫、曾文水庫等重要水力設施。

     台灣曾經代表全中國,從國際社會獲得應該給中國的援助,包括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銀行、國際救災總署等給中國的援助經費。

     光是美國給中華民國的經濟援助,從19506越韓戰爆發到19656月的15年期間,共達148200美元,平均一年一億美元。

     任內推動五次經建計劃,尤其是民國43年獎勵外國人投資條例、民國44年獎勵華僑回國投資條例,都成為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學習模式。

     任內台灣經濟的工業生產總值在1964年超過農業生產值,國民總生產率第一次達到兩位數(12%),台灣開始轉向經濟高度成長期。

   9.妥善運用人才

     蔣中正執政期間,用人以才為先,凡有能者皆用之(但前提是不影響國民黨統治),可以說是以全中國之人力(人才)物利(黃金等物資)來建設台灣,代表人物如下。

     外交有顧維鈞(北洋軍閥底下出身,1946~56駐美大使)、葉公超(1958~63駐美大使)、蔣廷黻(1945~65聯合國大使,1963~65兼駐美大使)、魏道明(1964~66駐日大使, 1966~71外交部長)、楊西崑(非洲先生)等。

     財經有尹仲容(1954~55經濟部長),並規劃1950~1970年代台灣經濟發展藍圖,為當時台灣經濟總設計師、嚴家淦(1950~5458~63財政部長,1963~1972行政院長, 1949年一手策劃推動新台幣發行,為新台幣之父)、李國鼎(1965~69經濟部長,1969~76財政部長)、孫運璿(1945~64任職台電,1967~69交通部長,1969~78經濟部長)、陶聲洋(1969年經濟部長)、俞國華(1967~69財政部長,1969~84央行總裁)、嚴演存 (台灣化工之父,被中共稱為建國五十年來傑出之科學家)

     其他有俞大維等。

     軍方來說,曾拔擢一位台籍上將,為鄒洪、一位台籍中將黃國書,黃國書更曾任立法院長長達11年之久(兩位都是客籍)。

   10.外交獲得援助

    民國38年政府轉進,稱中國大陸是匪區,不久就會滅亡,但到退出聯合國為止,竟然可以讓世界大多數國家承認二十二年之久,我認為這十分不可思議...
    他在外交上是非常具有手段性的,如他邀請舊日軍的皇軍將領組成軍事顧問團,也就是白團,如化名白鴻亮的富田直亮等人,由是可知說蔣中正仇視日本是一種很不正確的說法,今天日本還有人拜蔣中正就是因為他戰後對日本的寬容態度;一方面防備美國搞鬼棄蔣,如用孫立人、吳國禎等取代,就曾經下令蔣經國令手下下演砸毀美國大使館事件,偵查美國大使館內所藏資料是否有顛覆蔣氏政權的意圖。

蔣本身留日,精通日本武士道精神。妻子宋美齡出身美國名門學校,精通美國社交世界。長子蔣經國留俄多年,精通蘇聯共產社會的一切。次子蔣緯國曾留學德國軍校,在中德軍事合作期間中,也曾以德軍軍官身分打過波蘭戰爭,甚至也和前伊朗的巴勒維王朝有過交集。這樣全家人都懂得國際社會的奧妙,就容易玩國際政治的把戲了。其後我國歷任領導人,雖然能夠穩住台北政府,但我國在國際地位卻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只能半夜走路吹口哨壯膽罷了。

總而言之,我認為他是偉大的愛國者,在中國大陸領導軍民抗日,最後讓中國人打破束縛已久的不平等條約,擺脫次殖民地的命運;反共抗俄的立場與態度讓台灣免於赤化,讓台灣免於大躍進與文化大革命的迫害;另一方面雖然不得不多處掣肘於美國,但也極力維持主體性,不屈服於美國的擺布。

至於教官嗆的,政治系、法律系有甚麼了不起,也不能說他錯,因為那兩個系所的一堆中二,總是喜歡把愚蠢跟甘願被槍使、上前線作砲灰當成熱血與良知在燃燒。

1385100938161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老師比企谷八幡 的頭像
    大老師比企谷八幡

    大老師比企谷八幡的希望之峰學園

    大老師比企谷八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