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投馬的或投藍的,來說說投他的理由
這還用問?
理由一:希望民進黨輸
理由二:希望看民進黨群眾看民進黨輸
理由三:希望看民進黨群眾看民進黨輸時那張臉
完畢
整天在那邊聽民調說民進黨形式大好,聽了就想說一句。
我呸!
現在這形勢叫好,你們在86年的形勢是長怎樣?
北北基+桃竹竹+宜+中中投(彭百顯民進黨分出去的)+高高屏
現在變成4>12、2>3
整天不思進取,甚至還想找形勢正好的在野人士入黨(姑且忘記他之前怎批評民進黨,還搞出一堆可能的利益交換擴大席次的方法,還陳明文模式咧)
那就讓我們用2012的版圖下去看,國民黨在濁水溪以南全輸,宜蘭也丟的話:
雲林縣 蔡英文 1 214141 55.81%
嘉義縣 蔡英文 1 181463 58.57%
屏東縣 蔡英文 1 271722 55.13%
嘉義市 蔡英文 1 76711 51.04%
臺南市 蔡英文 1 631232 57.72%
高雄市 蔡英文 1 883158 53.42%
宜蘭縣 蔡英文 1 135156 52.52%
小計 2393583
臺南市 馬英九 2 435274 39.80%
高雄市 馬英九 2 730461 44.18%
宜蘭縣 馬英九 2 115496 44.88%
雲林縣 馬英九 2 159891 41.67%
嘉義縣 馬英九 2 120946 39.04%
屏東縣 馬英九 2 211571 42.92%
嘉義市 馬英九 2 69535 46.26%
小計 1843174
→馬輸蔡550409
但是,如果我們將北北基的選票也算進去,會出現很有趣的現象
臺北市 馬英九 2 928717 57.87%
新北市 馬英九 2 1245673 53.72%
基隆市 馬英九 2 128294 59.28%
小計 2302684
臺北市 蔡英文 1 634565 39.54%
新北市 蔡英文 1 1007551 43.45%
基隆市 蔡英文 1 79562 36.76%
小計 1721678
→馬贏蔡581006
北部贏的票,都足夠補濁水溪以南丟的,甚至還有30597票
而且還有中部票、花東、離島、桃竹苗的沒算進去喔
以前藍綠比捉對廝殺最接近的時候是93年大選,當時在台中縣輸的票幾乎等於連宋輸的
但是人口變化和當時已經有所差異,人口不斷被北北基的磁吸效應吸引、單一選區兩票制使得北藍南綠更明顯
注意喔,是移居到北部的人變得比較藍,待在南部的人變更綠;問題是北部的人口是正成長,還是迅速增加,南部人口則是停滯、甚至是倒退的
這樣子用93年的情形來觀察,會發現國民黨的贏面變更大了,因為他北部可以贏得更多
而這些地方以前在民進黨執政的時候,人口增加有這麼明顯嗎?
再說南部,在國民黨執政的遙遠年代,有的縣市人口比現在多喔XD
在民進黨都執政過的地方,你也沒辦法想出政策去解決人口問題,只能看著人口往北部集中,而推出的政策又吸引不到北部選民,只能固守濁水溪以南
桃竹苗又藍成這樣,中彰投基本也是55;45開,花東與離島更不用說
再來讓我們看一下內政部在2014-01-11公布的資料:
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8044
各縣市部份的擷圖:http://i.imgur.com/hOqK1mp.png
近6年來各縣市及區域人口遷移趨勢:
(一)縣市人口遷移趨勢:近6年累計社會增加正成長人數以新北市、桃園縣、臺中市、金門縣、新竹縣、臺北市及新竹市等均超過萬人,為目前人口淨遷入較多之主要縣市;累計負成長超過萬人者依序為彰化縣、屏東縣、嘉義縣、基隆市、雲林縣及南投縣,為目前人口淨遷出較多之主要縣市。
(二)區域人口遷移趨勢:若按近6年來區域別社會增加累計數觀察,以北部地區人口淨遷入16萬18人最多,金馬地區人口淨遷入3萬6,974人次之,中部、南部及東部地區則呈現人口淨遷出現象
這樣子來看,不管網軍3.0、青年軍在PTT製造我們才是主流民意的假象
都只是增加未來崩潰的史蹟罷了
--
你們以為學生生活是什麼?
一些貌似好好學生的人聚在一起為了不讓自己被人看低一等,樹立一個絕大多數學生不喜歡的人以典型。每天在全班面前冷嘲熱諷,然後吸引著全班的注意力再吹噓著自己的現充生活。所以有些宅們或者不是宅們的生活在畢業以前其實真的是被傷害著的,可能你也永遠不會那種冷暴力是怎麼的可怕和傷人。
所以我們應該反叛這個世界,我們應該抗爭,我們應該團結世界上所有我們的同胞,同志們高舉著火把吧。就讓永遠不會捨棄我們的二次元治癒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