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生大師曾謂:佛心永遠都是疼痛的,因為無法渡盡世人!百世經綸一頁書怒斥:世上總有誅不盡的妖魔邪道,笑不盡的世 俗庸人!地藏菩薩發宏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佛劍分說身披袈裟,手執佛牒,宣誓:為渡世人,身入無間。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眾生苦劫,佛者慈悲。何者為佛陀誓願,慈悲本衷?
孟子認定人性本善,荀子指稱人性本惡,性善或性惡,均言之成理,可難全人性之百態,自古即證辯不斷,至今亦然。然無論性善或性惡,人性複雜、人心難測之認知,想來並無二致,差異僅止於因應的態度而已。
既然人性無定格、無定形,如有裨益於社會眾數,無被悖離公平正義,任何舉措均具備存在之合理性,無論主動抑或被動。 楊朱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墨子兼愛天下,摩頂放踵亦無悔,此間無關仙凡聖愚、貴賤得失,唯關乎人生之抉擇,生命之方位,能憤其所選,愛其所擇,堅持到底,不易其衷者,即為人傑。
佛心原應慈悲,然絕對之慈悲,未必能抑惡揚善,盡渡世人。芸芸眾生,佛渡有緣。善緣善了,惡行惡止。以彼之道還施彼 身,但求一平天下之曲折,償塵世是非之因果。佛牒出鞘,為公不為私。以極惡顯諸善之淨值,以極端之犀利果決,舍一身道行、清譽、福慧,身入無間之大慈悲, 非大智慧者不為也。
佛者慈悲,劍者清泠,兩者得兼,曠世難逢。佛劍分說,領佛尊嚴旨,渡紅塵浩劫。心在塵外,身在塵內。佛牒臨身,殺生救苦。危厄甘如飴,血劫步安車。殺生護生掌握,濟世贊曰:釋門修羅,聖者無雙!
--
因為板上似乎有人學佛,所以我看到這一段就把他複製過來和各位一起腦力激盪了。
(一)四大派系崛起
彰化在光復初期,曾因為彰化市是否要降格為縣轄市,而有罷免議長一事,而分為城內與城外派。雖然罷免通過,但因為罷免違反程序而使罷免無效,而後彰化市變成縣轄市,這戰火則延燒到第一屆國民大會選舉。第一屆國大選舉,城內派推出醫學博士蘇振輝,城外派推出經營彰化客運的呂世明出馬,雙方競爭激烈、大發文宣,因為呂的傳單以紅紙印刷,後人將其稱為紅派;蘇的傳單一律為白色,故稱白派,兩人就成為彰化派系的祖師爺。
除了紅白之爭,彰化還有二林地區的陳、林之爭。陳派創始人陳建上、林派始祖林爐,本為好友,後來失和拆夥,各自投入選舉成為兩大派系,範圍主要中在南彰化的二林、北斗地區。但兩人光復後沒多久就雙雙去世,都是由後繼者從事政治資源的競逐。
白派:
創派:李崇禮(城內派)→蘇振輝(創派)→柯明謀
員林黃家:
黃石城、黃上揚、謝章捷(妹婿)
埔鹽陳家:埔鹽、溪湖、埔心
第一代:陳釘雲(叔)水利會長,世侄為卓伯源
第二代:陳朝容(姪)、游月霞(前妻)
紅派:
創派:石錫勳、楊以專(城外派)→呂世明(創派)
其他:代表人物:林炳森、林錫山
--
彰化縣歷屆縣長
1 陳錫卿 中國國民黨 (白派,第二輪決選勝出)
2 陳錫卿 中國國民黨
3 陳錫卿 中國國民黨 (當時縣長任期三年,無不得連任兩屆限制)
4 呂世明 中國國民黨 (紅派,曾於36年當選國大)
5 呂世明 中國國民黨 (國民黨迫於地方壓力開放參選,林派洪挑獲得白派蘇振輝支持,呂以6343票勝出,堪稱陳紅、林白競爭最激烈一次)
6 陳時英 中國國民黨 (白派,但當到一半就升到省府,後來去當監委了)
7 吳榮興 中國國民黨 (白派,後轉紅派)
8 吳榮興 中國國民黨
9 黃石城 無黨籍
10 黃石城 無黨籍
11 周清玉 民主進步黨
12 阮剛猛 中國國民黨 (無派系色彩)
13 阮剛猛 中國國民黨 (無派系色彩)
14 翁金珠 民主進步黨
15 卓伯源 中國國民黨 (白派)
16 卓伯源 中國國民黨
(二)無黨籍的揮灑空間
彰化早期資源都是由國民黨掌握,四大派系也都是國民黨麾下。但隨著縣長等政治職位的競爭,派系間陷入內鬥,導致國民黨對派系的掌握能力下降,才會中間出現十二年的黨外縣長掌權。
民國70年縣長選舉,白派省議員柯明謀、紅派省議員施金協、議長黃文堯都有意參選,但國民黨擺不平黨內初選,只好空降陳柏村參選。此時四大派系大為光火,空前團結一致倒戈,讓無黨籍的黃石城以二十七萬餘票勝出陳的二十三萬多票;而國民黨也不爽派系,反而在下屆縣長選舉不推舉候選人,還嚴禁黨員參選,讓黃石城以四十六萬票連任成功,這在台灣地方自治史上,根本聞所未聞.....
78年縣長選舉,民進黨推出姚嘉文之妻周清玉參選,國民黨則是白派的省議員施忠輝,但黨內派系沒整合成功,仍然有倒戈,加上施被捲入芬園事件,讓周獲勝。而民進黨也在隨後的立委選戰中,由翁金珠、姚嘉文獲得第一、二高票當選。
(三)派系的式微
派系中人悶了十二年,大多朝向民代發展,導致派系競爭較為緩和。國民黨在縣長選舉提名沒有派系色彩的法官阮剛猛參選,在李登輝多次的整合之下,終於光復彰化,收復淪陷了十二年的政權。
而四大派系在掌門人老成凋零之後,也演變成各家族山頭勢力為主,出身雖有派系,但已不再堅持派系立場,如議長選舉、省議員選舉、立委選舉中,紅派的前立委林炳森就和白派的國代黃上揚聯盟。
(四)民進黨的崛起
姚嘉文曾於民國67年參選增額國大,但旋因中美斷交中斷選舉,而後又因美麗島事件入獄。但此次是建造就彰化早期民進黨最有利的兩位人士,姚嘉文與翁金珠。在該事件不久後,曾任法院觀護人的劉松峰投入國大,雖落選後自己也入獄(因言論煽惑內亂),但之後妻承夫志,翁金珠代表民進黨參選並當選國大,隨後78年周清玉贏得縣長、81年翁金珠、姚嘉文高票當選立委。但周清玉連任時,因為黨部主委倒戈,也使民進黨埋下內部鬥爭種子。
(五)近年來選舉分析
86年縣長選舉
張榮昌 1 男 1954 無 10443 1.78%
阮剛猛 2 男 1951 中國國民黨 290335 49.56% *
翁金珠 3 女 1947 民主進步黨 285058 48.66%
大環境不佳,早期省縣自治法規定縣府一級主管用人限制,造成縣府多為外地人,使得阮剛猛和其縣府主管被議會洗臉,鬧得很僵(當時教育局長為郭添財),加上翁早期選民服務做很好,都會寄信跟你說你問的進度到哪邊,阮剛猛這次贏得驚險。
90年縣長選舉
鄭秀珠 1 女 1970 親民黨 39056 6.37%
葉金鳳 2 女 1943 中國國民黨 257504 41.99%
翁金珠 3 女 1947 民主進步黨 301584 49.17% *
洪參民 4 男 1946 無 8219 1.34%
陳婉貞 5 女 1950 無 6934 1.13%
國民黨提名前法務部長葉金鳳參選,在非派系出身、又非執政黨可用資源協調,與泛藍分裂的情況下,翁金珠當選。不過這是在我小五的事,當時我同學是彰化人,他跟我說彰化選舉很愛賄選,候選人疑似買票,至於是誰我就不知道了....
94年縣長選舉
翁金珠 1 女 1947 民主進步黨 270949 40.52%
卓伯源 2 男 1965 中國國民黨 370790 55.46% *
陳進丁 3 男 1946 無 26887 4.02%
這年卓伯源打得驚險,要不是因為最後泛藍整合成功,加上翁執政不得人和,彰化花博用宜蘭的花(這...),與當時聲勢正旺的馬英九賭下辭黨主席的籌碼,恐怕國民黨很難收復這灘頭堡,更何況民國93年阿扁這邊還贏兩萬餘票。
本來親民黨謝章捷有意參選、無黨陳進丁也要選,是在最後才協調出由卓伯源代表泛藍出馬,因為翁做得不是很好,所以卓伯源起初民調是領先的。但民進黨立委在台北大張旗鼓辦記者會,緊咬卓伯源涉入高速公路ETC弊案,使原本聲勢領先、主打清廉牌的卓伯源選情受到一些衝擊。但當時民進黨的高捷弊案幾乎把這些負面新聞打下去,而ETC一事,似乎執政黨也脫不了干係,使得卓伯源的負面新聞在這一來一往間被打消了。
而原本有意參選的謝章捷,後來開記者會退選並支持卓,本來想支持謝的副議長蕭景田也與跨黨派民代組成的「廿五金蘭會」(林滄敏也有加入),及謝章捷的系統也動起來,讓卓吃下定心丸,也順利打贏翁金珠。
98年縣長選舉
翁金珠 1 女 1947 民主進步黨 276897 43.63%
卓伯源 2 男 1965 中國國民黨 348341 54.88% *
張春男 3 男 1941 無黨籍 9402 1.48%
翁金珠四度參選縣長,雖然這次投票率較低,但卓伯源任內爭取到的諸多建設,如「伏流水」收集技術、發展彰化成為「全球雲端服務重鎮」等,都讓他順利連任。
(六)今年觀察重點
馬英九2012在此得票率為50%、宋為3%,在現在這樣的大環境不佳的氛圍下,能否持盈保泰,順利整合泛藍勢力,並推出有能力擊敗最近在假油事件大出鋒頭的魏明谷的候選人,蕭景田、林滄敏這對私交甚篤的麻吉如何協調、陳杰家族的動向都是重點,若能整合成功,方有一戰之力。若否,則民國90年葉金鳳敗選之殷鑑不遠。
此外,雖然卓伯源胞弟因案被抓,但這件事可能就跟麥安懷一樣,燒不到上層,而卓伯源的政績能不能為黨籍候選人加分,以及這次輔選的成效是否可以讓其入閣,都是觀戰重點。不然就變成,當不成閣員的前縣長,只好努力找工作了。
--
派系成員一覽表:
文中提到的職位,大多是曾擔任過的,如要知道現任是誰,就自己估狗吧,不過我相信我列的表,應該比維基百科上面的詳細就是了。
紅派:
呂世明(派系始祖,第一屆國大代表,第四、五屆彰化縣長)、呂俊傑(呂世明弟,曾任縣議員、省議員)、石錫勳、陳建上、陳大福(早期紅陳派)、洪性榮(縣議員、省議員、立委)、林炳森、林錫山(前立委、立法院秘書長)、洪木村(省議員、十信理事主席)、洪崇雄(縣議員)、洪葉玉貞、葉滿盈、林進春、謝言信、陳進丁、陳美子(國代)、白鴻森(議長)、白閔傑(副議長)、粘仲仁(副議長)、謝許英、謝貞德、許張愛廉、黃文堯(議長)、張正義(縣農會總幹事)、謝國雇(省農會總幹事)、鄭汝芬(立委)、謝典霖(議長)、林益邦、陳秀卿、陳杰家族
白派:
蘇振輝(創派宗師,縣議員、省議員)、林爐、李崇禮、林生財、洪挑(早期白林派)、陳錫卿、黃秀傳、黃明和(立委、五信理事主席、秀傳醫院院長)、陳時英、吳榮興、柯明謀(柯呈枋的叔叔)、黃石城、施松輝、施西田、洪清良、洪英花、洪啟明、洪樹聰、洪仁欽家族、張朝權、陳寶彬、陳釘雲、陳朝容、游月霞、黃上揚(國代、員林信合社理事主席)、謝章捷、游淮銀、游振雄、周慶田(二信監事主席)、賴志騰(彰化市長、四信監事主席)、葉傳水(四信總經理)、許煌、卓伯源、林滄敏、蕭景田、柯呈枋
大致上來說,白派主掌縣府+水利會,紅派主掌議會+農會,應該算是雙方的默契吧。所以彰化派系問題比起其他地方,算好很多了,也因為這樣,自己人都說彰化派系已經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個人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