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親愛的朋友,大家晚安大家好。
今天要介紹的選舉分析是民主聖地嘉義市。
會介紹這邊是有幾個原因的。首先,本人為諸羅子弟,以前已經介紹過嘉義縣的派系,若不介紹嘉義市的派系就有點過意不去;再者,板友supersars有過一系列的嘉義地方派系發展史,對嘉義市這一塊還是有些地方不太充足,所以想幫忙補充一下;最後,則是由於前嘉義立委蔡公投住院,想說介紹一下他的選區。(寫作原文當時,蔡委員仍未脫離險境,惟蔡委員旋即過世)
嘉義市歷屆市長一覽(改制省轄市之後)
1 許世賢 無黨籍
2 張博雅 無黨籍
3 張文英 無黨籍
4 張文英 無黨籍
5 張博雅 無黨籍
6 陳麗貞 無黨籍(當選後加入民進黨)
7 黃敏惠 中國國民黨
8 黃敏惠 中國國民黨
基本上這邊在陳麗貞之前,市長選舉相對單純,應該說十分單純,因為基本上就是媽媽當完女兒當,妹妹當完,姐姐當。而為甚麼在以往威權統治、一黨獨大的時代,仍保有這一塊「淨土」,這就必須從人稱嘉義媽祖的許世賢開始說起。
許世賢和其夫婿張進通同為日本九州帝大醫學博士,在嘉義市忠孝路開設順天堂醫院懸壺濟世,許家班雖為地方派系,但班底也就僅限於母女三人,並短期內家族似乎也沒有後代願意接續政治香火,這是和高雄余家比較不同的地方。
(一)從國民黨出走
許世賢原本是國民黨員,民國43年出任省議員,質詢嘉義縣長李茂松貪汙案(中國青年黨黨員,後因此案入獄被解職),後又因故得罪黃朝琴,所以自行退黨。從此投入在野陣容,母女倆代標榜無黨無派,長期和執政黨對抗,改制後國民黨撤換許多黨部主委,選情仍未見起色,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許世賢在省議會時,和李萬居等黨外前輩被並稱為「五龍一鳳」,並和雷震籌組中國民主黨,後雖未成功,卻也成為黨外運動領航者。後擔任第一至第三屆省議員、兩屆立法委員、縣轄市長、省轄市長,並在任內過世,為紀念其政績,嘉義市有世賢路以紀念其施政。
許世賢拒絕貪污,推動中山路電路地下化、以及七彩噴水池等市政建設,其對嘉義市政的貢獻,被市民尊稱為「嘉義媽祖婆」。 而嘉義噴水池因為是當年對抗威權的象徵,更成為許家班的代表作,後來更成為每逢選舉拼人氣的地點,人越多代表隔天獲勝機率越大,至今仍然如此(參照政治黑特版#1927_Kkc)。
(二)國民黨長期在野
縱使國民黨批評家族政治,但許家班清廉、政績擺在那邊,就算換了六位主委,輔選都難奏效,直到一個人的出現才改變這個局面。
這個人就是微笑老蕭,蕭萬長是當地人,也是國民黨第一個下鄉參選的政務官(陸委會主委),他知道嘉義鄉親最討厭國民黨兩點,一是貪污、二是吃碗內看碗外,沒有心要發展鄉里。於是他在決定投入選戰後,就辭去政務官,全力投入選戰,並獲得張博雅支持,以形象牌勝出蔡同榮八千餘票。
(三)無黨無派?其實是中間偏一邊
許家班雖標榜無黨無派,但從其重心擺在市長一職,再比照其他公務人員選舉,就大概可以得知其立場。如84年張文英多次為蔡同榮站台,張博雅則兩度為蕭萬長站台,使得許家班路線開始分歧。
而許家班和民進黨的關係也挺有趣的,在80年國大選舉中,國民黨提名江義雄、張炳文,許家班則由陳珠愛出馬,結果陳大意失荊州,由布袋鎮長蔡啟芳意外獲勝,成為民進黨在嘉義市第一席的中央民意代表,也讓民進黨開始注重、耕耘嘉義市。而蔡旋即就任市黨部主委,並大力整頓黨務,也成為民進黨在此處壯大的轉捩點。
第二屆立委選舉時,名列黑名單榜首的蔡同榮選擇此處參選,民進黨諸多要角、海外台獨聯盟也回來助陣,連市長張文英也力挺,蔡於是搶下嘉義市唯一一席立委席次(擊敗耐斯集團的陳鏡仁,小公主這次有點甜蜜復仇的味道?),民進黨一國大、一立委,使得只有一席省議員的國民黨失色不少。
(四)後許家班時代
民國75年民主進步黨成立後,張博雅雖然沒有加入民進黨,但在立場上與民進黨較為接近。張博雅於嘉義市興建二二八事件紀念碑,突破當時中華民國政府的歷史禁忌(國中課本有特別提到)。79年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時,延攬張博雅出任衛生署長。86年張博雅請辭衛生署長並再度參選嘉義市長,創下政務官參選縣市長以及前任縣市長再度回鍋參選的案例,並且當選。
於民國89年總統選舉時,張博雅成為各方爭取的對象,結果她支持阿扁。當年陳水扁當選後,張博雅被邀請為內政部長與台灣省主席,並委任她指定的接班人陳麗貞為嘉義市代理市長,後陳加入民進黨,成為嘉義市少數有黨籍的市長之一,民進黨在嘉義市的聲勢,此時達到頂峰。
但民國91年,姚嘉文與張博雅被陳水扁提名為考試院正副院長。但是在立法院進行人事表決時,姚嘉文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之下驚險過關,張博雅的任命案在民進黨與台灣團結聯盟跑票下被立法院否決,張博雅就和民進黨漸行漸遠了。
而後在94年縣市長選舉,陳麗貞獲得民進黨提名參選嘉義市長,尋求連任。張博雅當初曾支持陳麗貞,但是在12月投票日前幾天指控民進黨立委蔡啟芳公開揚言「消滅許家班」,所以張博雅在選前一天宣佈不支持陳麗貞(但張文英仍表態挺陳,陳曾經登門拜訪張博雅,不惑接見,陳當場落淚);導致許家班票源倒流,陳麗貞以一萬多票之差敗陣。
爾後黃敏惠雖然市長連任,但江義雄立委以四百餘票敗陣,明年國民黨會如何打這場綠海之中藍地的保衛戰,不禁令人好奇,而獲得國民黨投桃報李擔任中選會主委的張博雅,期與昔日樁腳是否會繼續支持國民黨的候選人,也是一項值得觀察的重點之一。
--
83年省議員
黃永欽 1 男 1937 中國國民黨 49361 40.57% *
吳上明 2 男 1947 無 17856 14.68%
蔡鴻章 3 男 1959 民主進步黨 49346 40.56%
羅錦義 4 男 1939 無 5107 4.20%
蔡以15票落選,還發起遊行、抗議,本人更曾經爬上市政府,用皮鞋敲碎市長辦公室玻璃,搞到張文英嚇一跳,還打電話問民進黨主席施明德怎推出這種候選人。
而黃永欽是黃敏惠之父,黃派議員,為嘉義市爭取諸多建設,而有好好先生的外號,是屬於那種會騎腳踏車到你家泡茶聊天、做選民服務的在地政治人物,得到不分黨派的好評,黃敏惠的從政之路,不少都是他爸打下的基礎。
84年立委選舉
趙少平 1 男 1934 新黨 3749 2.89%
蕭萬長 2 男 1939 中國國民黨 67029 51.71% *
蔡同榮 3 男 1935 民主進步黨 58848 45.40%
可惜老蕭之後組閣,不然繼續參選的話,民進黨在這邊沒啥好果子吃。
85年國大
黃永煌 1 男 1956 民主進步黨 44586 35.42% *
陳政寬 2 男 1943 中國國民黨 18814 14.95% *
丁雯洲 3 男 1964 新黨 8691 6.91%
黃義助 4 男 1940 無 2842 2.26%
黃敏惠 5 女 1959 中國國民黨 25821 20.51% *
陳韋迪 6 男 1955 中國國民黨 17571 13.96%
賴萬鎮 7 男 1952 無 7540 5.99%
86年縣市長
江義雄 1 男 1944 中國國民黨 49551 42.52%
蔡鴻章 2 男 1959 民主進步黨 6350 5.45%
張博雅 3 女 1942 無 58544 50.23% *
臧汀生 4 男 1951 建國黨 2103 1.80%
張博雅最後一次選市長,當時國民黨大環境不佳,可以推估國民黨在這邊基本盤為40%。
87年立委選舉
黃鴻鈞 1 男 1956 新黨 1963 1.88%
許文德 2 男 1950 無 1826 1.75%
張文英 3 女 1938 無 16587 15.91%
黃敏惠 4 女 1959 中國國民黨 40877 39.20% *
陳韋迪 5 男 1955 無 7684 7.37%
蔡同榮 6 男 1935 民主進步黨 35349 33.90% *
因為擴大就業方案,兩席立委剛好藍綠各一。
90年縣市長
蕭裕珍 1 女 1956 無 1601 1.34%
黃正男 2 男 1941 民主進步黨 14439 12.04%
張榮藏 3 男 1942 無 8476 7.07%
陳麗貞 4 女 1958 無 53764 44.84% *
江清馦 5 男 1942 中國國民黨 41614 34.71%
當時國民黨南部縣市長,我可以說都在亂選嗎....
協調工作真的做很差,輔選機制也不知道在幹嘛。
不過本年還有阿扁「棄黃(正男)保陳(麗貞)」 選前DPP造勢,竟然沒邀請黃正男 搞到黃跟支持者去民進黨造勢場抗議
90年立委選舉
蔡同榮 1 男 1935 民主進步黨 38043 31.71% *
陳秀麗 2 女 1948 台灣團結聯盟 16822 14.02%
趙少平 3 男 1934 新黨 576 0.48%
廖文章 4 男 1959 親民黨 14097 11.75%
黃敏惠 5 女 1959 中國國民黨 36730 30.62% *
蕭登獅 6 男 1954 無 13702 11.42%
蕭家班脫黨參選,能掌握的票約一成上下,97年後回歸國民黨,這些票能不能完全轉移到黨籍候選人身上,或許會成為關鍵少數。
93年立委選舉
凌子楚 1 男 1965 台灣團結聯盟 24211 23.46%
蔡同榮 2 男 1935 民主進步黨 31193 30.22% *
黃敏惠 3 女 1959 中國國民黨 47308 45.84% *
張孟崇 4 男 1960 無黨團結聯盟 495 0.48%
94年縣市長
陳麗貞 1 女 1958 民主進步黨 62122 45.37%
黃敏惠 2 女 1959 中國國民黨 74786 54.63% *
對於黃敏惠逆轉勝,蔡啟芳當占首功。
97年立委選舉
凌子楚 1 男 1965 台灣團結聯盟 14273 12.63%
江義雄 2 男 1944 中國國民黨 52774 46.70% *
莊和子 3 女 1945 民主進步黨 45293 40.08%
林瑞霞 4 女 1954 綠黨 663 0.58%
98年縣市長
黃敏惠 1 女 1959 中國國民黨 69962 52.19% *
林聖芬 2 女 1976 無黨籍 2801 2.08%
涂醒哲 3 男 1951 民主進步黨 61268 45.71%
101年立委
陳建豪 1 男 1977 台灣國民會議 3922 2.64%
江義雄 2 男 1944 中國國民黨 71906 48.52%
李俊俋 3 男 1965 民主進步黨 72343 48.82% *
江委員可惜了,法律專長、評鑑優良的委員,以四百餘票輸給國師之子,但這些票是扣掉原住民的,這些差額是嘉義市長要考慮的因素。但總統大選馬在這邊只得到46%,蔡則是51%,分裂投票代表選民還是會看人的(蕭家班不支持)。而且合併選舉會使立委選戰失焦,明年地方選舉選情只會相對單純,但馬的政績還是會影響國民黨這次選舉能不能打得順。
結果現在涂醒哲民調從贏17%到現在倒輸3%,一來一往差了將近20%,真的是搞笑...